来源:正一 浏览人数:269 次更新时间:2025.03.28
安全·规范·高效 - 现代化输血科建设整体解决方案
医院输血科实验室要求室内空间宽敞明亮,布局合理,仪器设备先进,功能分区严格符合实验室规范要求。按照工作流程进行分区,设有清洁区、半清洁区和污染区,各室或各区域均有明显标识。
·清洁区:血液贮存、发放处、输血治疗室
·污染区:血液检验和处置室
·半清洁区:办公室
面积标准:三级医院≥80㎡ | 二级医院≥50㎡ | 贮血室≥30㎡
温度18-28℃,湿度30%-70%,10万级净化标准
清洁区正压(5-10Pa),污染区负压(-20Pa),气流从清洁区流向污染区
配电总功率7KW,照明用电与仪器用电分开设置
废气经空气消毒机消毒后,通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参与空调循环
功能区 | 主要仪器 | 实验室家具 |
---|---|---|
配血区 | 血液辐照仪、全自动配血仪、化学发光仪 | 生物安全柜、边台、电脑台、非手动水槽 |
储血区 | 专用储血冰箱(-20℃、2-8℃) | 实验台、更衣柜、非手动水槽 |
发血区 | 血浆解冻箱、血小板保存箱 | 发血窗口、实验台、文件柜 |
加强人力资源、房屋、仪器设备建设,配备高学历、高职称专业人员,提升输血科从"仓库"向诊断、治疗、科研功能的转变。
当前问题: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,多为检验人员兼职,学历职称偏低,影响输血安全
建立输血质量管理体系,严格执行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》,完善从血样采集到输血的全流程记录,严把血型鉴定、交叉配血和发血关。
由临床输血委员会(业务院长、医务科、输血科等组成)监督指导临床用血,输血治疗需输血科医师和临床医师共同参与。
分期分批对输血相关人员进行培训,增强输血风险意识,促进自觉参与输血管理。
研究应用输血新技术,满足不断增长的输血治疗服务需求。
实施微机自动化管理,与中心血站联网,使储血合理、管理科学,保障输血安全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引用或改编,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。